涂膜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汇总大全
一、颗粒
涂膜表面颗粒严重影响外观,对于少数微细颗粒,采用1500#水砂纸打磨修饰, 颗粒多或大时,用800#水砂纸打磨后重新喷涂。涂膜表面颗粒是高级涂层返修率高的主要原因,因此,涂膜颗粒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,引起涂膜颗粒的因素如下:
①作业环境灰尘多。在车间布局时,要进行分区管理,打磨工段应远离喷涂作业区,车间地面应刷涂地面涂料以防起灰,并经常清洗,保持整洁。车间内要进行增湿处理,减少尘埃飘扬。
②涂料没过滤,涂料兑稀后应进行过滤,底漆采用120目丝网过滤,面漆用180目网过滤。
③易沉淀的涂料,兑稀前搅拌不充分;或者在兑稀时按要求逐渐见稀, 造成颜料凝固返粗 (例如黑漆中的炭果特别容易絮凝返粗)。(相关仪器:搅拌器)
④存在溶解性差的树脂,在溶解性差的稀料兑稀时,不溶面析出,产生树脂颗粒;或者破碎的漆皮残留于涂料中。
⑤闪光漆生产时,铝粉浆分散不良,喷涂时产生很多颗粒。
⑥由于尘埃容易被涂层表面静电荷吸附,面漆喷涂前最好用离子化压缩吹净和用粘性抹布擦净。很多颗粒是由于工作制服、喷房过渡材料或干性抹布的纤维造成的,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纤维性颗粒。
二、露底
原因与措施:
①选用涂料遮盖力差。(相关仪器:遮盖力纸)
②使用前,沉降的颜料未被搅起,或搅拌不充分,造成遮盖力下降。
③涂料太稀,喷得太薄。
④喷涂膜厚不均匀。
⑤底面漆色调反差太大,对于金属闪光漆,对于底色漆喷涂很薄,中涂颜色最好与面漆相近。
三、咬底
咬底是上层涂膜喷涂时, 涂料中溶剂对底层产生严重的溶胀起皱而脱离的现象。 原因和措施如下:
①涂层未干透就涂下一道。针对不同涂料品种,严格按施工间隔周期来涂装。
②底漆与面漆不配套,底漆涂膜易被面漆中强溶剂溶胀,例如醇酸底漆/硝基面法 (或热塑性丙烯酸磁漆),最易产生咬底现象,因为醇酸漆膜的氧化交联过程缓慢,涂膜较软,磁漆中的强溶剂容易渗入底层使之溶胀起底,施工时,可以使用顔基比高的快干硝基(或内烯酸) 漆薄除封闭。对于双组份漆料偶尔也会出现咬底現象。例如,在甲/乙二组份调和时,固化剂组份加入较少,使底层交联密度不够,涂膜变软,也易被上层涂料溶胀咬起。
③涂层涂料一次喷涂太厚,长时间滞留的强溶剂有机会大量渗入底层面溶胀起皱。施工时,可以先薄薄地喷一道,待表干后再重喷。(相关仪器:测厚仪)
四、发白
在快干性涂料施工时,经常会出現发白现象,并使涂膜失光而不能恢复,这些涂料主要是硝基漆、过氧乙烯法、磷化底漆、热塑性丙烯酸磁法等, 原因与措施如下: